梵语
梵语,是印欧语系的印度-伊朗语族的印度-雅利安语支的一种语言,是该语系中最古老的语言之一。 和拉丁语一样,梵语已经成为一种属于学术和宗教的专门用语。 虽然现代梵语的母语使用者非常少,但是因为梵文本身的特殊性,在现代佛教、印度教和耆那教的经典中依然可以随处找到梵语
佛陀
佛陀为梵语 बुद्ध 的音译,意为觉者
菩萨
菩薩具名菩提薩埵(梵語:बोधिसत्त्व,bodhisattva;巴利語:बोधिसत्त,bodhisatta),意譯為道心眾生、覺有情、闓士、開士、高士、大士等。菩提是佛道,薩埵是眾生,眾生發心求入佛道名菩薩。又,上求菩提,下化眾生,故為菩薩[1]。已斷煩惱結,於生死輪迴自在、具救度眾生能力者,稱為大菩薩,即菩提薩埵摩訶薩埵(梵語:bodhisattva mahāsattva),簡稱**菩薩摩訶薩或摩訶薩**。菩萨是因位正在修行的圣者。佛是果位已经圆满的圣者。 一切行菩萨道,修行佛法的众生,在成佛之前都可以称作菩萨。
五明
- 声明(梵语:śabda-vidyā;藏文:སྒྲ་རིག་པ་):语言、语言学、文字学、训诂学、文学等,即语言表达及书写、著述能力。
- 因明(梵语:hetu-vidyā;藏文:ཚད་མ་རིག་པ་):逻辑学、论辩术,已证内明的菩萨,可以借此辩驳外道的异论,令未相信佛法的人相信,令已相信的人信仰更加坚定。
- 内明(梵语:adhyātma-vidyā;藏文:ནང་རིག་པ་):佛学教理学、哲学,为五明之首;对佛教而言,即经、律、论三藏。对已证实相的菩萨,内明既利自己修行,又可帮助他人开悟。对婆罗门而言,则是指研习四吠陀论。
- 医方明(梵语:cikitsā-vidyā;藏文:གསོ་རིག་པ་):医学、药学乃至咒术(陀罗尼)等,可助强身健体,并医治别人的色身病苦,拯救众生。
- 工巧明(梵语:śilpa-karma-sthāna-vidyā;藏文:བཟོ་རིག་པ་):艺术、科学、工艺、农业等,即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技艺。
五明:
(1)語文學的聲明。
(2)工藝學的工巧明。
(3)醫藥學的醫方明。
(4)論理學的因明。
(5)宗教學的內明。
四吠陀
古印度婆罗门教的四部根本圣典
(1)梨俱吠陀—宗教的讚歌。
(2)沙磨吠陀—祭祀儀式的頌文。
(3)夜柔吠陀—祭祀儀式的歌詞。
(4)阿闍婆吠陀—俗世相傳的咒術。
释迦牟尼
释迦牟尼(梵语:शाक्यमुनि,Śākyamuni,意为“释迦族之圣者”
法
法(梵語:धर्म,dharma,巴利語:धम्म,dhamma),可直译为万法、轨则[1]等,指佛教對世間、出世間的所有義理與修證的開示。世间所有事物和现象称爲世间法或有为法,与之相对的是出世间法或无为法。所有法的集合為一切法。
因缘
一物之生,亲与强力者为因,疏添弱力者为缘,萬法是由因緣和合共依存。例如我們的軀體是由父母生育為緣,而生命是自己帶來的業力為因,我們是自己過去所做的無明煩惱業力,所以招感這個身體果報,有了果報身體的生,那麼老、病、死,就不能避免,所以要解脫生老病死的痛苦,只有修道斷除根本煩惱的「無明」。
業力
業(梵語:कर्मन्,羅馬化:karma,巴利語:kamma,漢語音譯作羯磨或羯摩等),或稱果報、業力、業報、報應,意為行動、作用或功業。[1] 對於靈性的相信者,該術語也指因果關係的靈性原則,通常被描述為業力原則(英語:principle of karma),其中個人(原因)的意圖和行為會影響該個人的未來。業力描述了一種靈性概念,根據該概念,每一個行動—身體的和心智的—都不可避免地產生後果。
三皈依
三皈依即是皈依佛,皈依法,皈依僧。皈依的「皈」字是反黑為白,轉染成淨,把心地住於正念清淨境界;「依」字是依靠的意思。普通皈依二字簡釋為依靠、救度、恭敬等義。如把三皈依淺白地說:皈依佛是我依靠佛陀的指示,皈依法是我依靠教義求得真理,皈依僧是我依靠僧伽引導,正信佛教。換句話說,皈依了三寶可得救度,好像大海中的航船,需要有指南針,迷路的小孩重歸慈母懷抱,便可獲得天倫的溫暖與慰藉。
皈依三寶是進入佛教的初步儀式,表示正式做一個佛弟子。要知道一個忠實的佛弟子,是要實行佛陀的教理。佛陀在世時告訴門下弟子說: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自淨其意,是諸佛教。」
佛法总纲
佛陀法藥,廣說雖有八萬四千,簡約之則不外三大綱領,曰戒、定、慧,此名三無漏學;以能斷煩惱,能了生死,故稱無漏(漏喻煩惱)。這可說是佛法的本體,若離此三,則非真正佛法。
一、戒即戒律。譬如家有家規,國有國法。修學佛法,則需持佛戒律,這是學佛的根本。因為持戒,才能防非止惡,清淨三業。三藏經典中,律藏屬於戒學,故曰「律規三業」,規範三業,非戒而何。然戒有禁止與勒令,禁止是消極的去惡,勒令是積極的為善,所以戒也包括一切的善法。
二、定即禪定。禪是梵語「禪那」省稱,定是梵語「三昧」譯名。禪定要義,在於息慮靜緣,內須不打妄想,外要不亂攀緣,(外不取相,內不動心),這卻是入道的樞紐。三藏經典中,經藏屬於定學,故曰「經詮一心」,一心即是定。若能入定,自可引發本性的功德;譬如盆水,擾動則混濁不清,靜寂則光明映照,眾生的心水亦然,所以定也包括一切的神通功德。
三、慧即智慧。智是決斷,慧是簡擇。這是學佛最終目的,開發智慧,就能去惑證理,所謂破諸煩惱,證真實理。三藏經典中,論藏屬於慧學,故曰「論辨邪正」,辨析邪正,最能開發智慧。然智有實智、權智,達真實理是實智,用之權巧攝眾是權智,所以慧也包括一切的權智。
須知,三學有其次第,必先持戒而後有定,若能入定自然開慧。故楞嚴經云:「攝心為戒,因戒生定,因定發慧,是則名為三無漏學。」
缘起
佛陀在菩提樹下,夜睹明星,證悟一切萬有都是從因緣所生起的,沒有一件事物能夠例外;所以「諸法因緣生,諸法因緣滅」,「緣起性空,性空緣起」,就成為一條永久不變的定律
五乘教法
人乘,天乘,聲聞乘,緣覺乘,菩薩乘
「乘」是載運的意義。即是把眾生從迷岸運至悟岸的工具,這工具乃指教法。故乘是譬喻而指教法—此即指四聖諦的理法,由聞四聖諦可到達(運載)悟道之彼岸。
六根本烦恼
一、貪—是貪愛、貪戀、貪著。對於五欲過分追求,或不義的竊取,或對於自我的財物與所學的理法,慳吝不捨,不肯惠施於人。只為私欲,損害他人,貪之為害,罪業深重,經云:「死墮餓鬼,受饑渴報。」
二、瞋—是瞋恚。對違逆不順之境,不能忍受,生起忿怒,或橫起暴惡,損害他人,或饑渴寒熱到來,無涵養心,而生瞋恨。華嚴經云:「一念瞋心起,八萬障門開。」瞋恚之惱害,死墮地獄,受身相醜陋報。
三、癡—是愚癡迷昧,智慧閉塞,是非不辨,事理不明,謗無因果,起諸邪見,名為愚癡。因愚癡而妄生貪求,求之不得,則成瞋恚,故愚癡為三毒(貪、瞋、癡)總根,能造傷天害理之事,死墮畜生中,受人宰割。
四、慢—是我慢貢高,驕傲自大,看不起人,對於他人不如自己的,或超過自己的,乃至與我程度相等的,都表現輕慢態度,造成不能與人和睦共處的苦惱。
五、疑—疑是懷疑不信。對佛教真理,善惡業力,以及世間一切實事實理,都不能誠信無疑,杜塞善門,滋生邪見,造出是非惡業。
以上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五煩惱,是心著垢染,繫縛不脫,謂之思惑,即思想上的迷惑錯誤。其性質遲鈍,難以制服,尤其無明惑不易斷滅,故稱為五鈍使。
六、不正見,由思惟不正,產生錯誤的知見,有五不正見,即是:
(一)、薩迦耶見—華譯身見,或我見。因執此身以為有「我」,其實此身是五蘊(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名五蘊)四大(地、水、火、風名四大)和合之身,本來是無常敗壞之物,而無知執之為「一」,為「常」,為「遍」,為「主宰」的實我存在,即是薩迦耶見。
(二)、邊見—又名邊執見。邊是鄙陋或偏差的意思。即謂所得的知見鄙陋,有所偏蔽,執常執斷,各落一邊。執常的知見,以「常」為恒常不變,人死仍舊為人,牛死仍舊為牛,貧窮永遠是貧窮,富貴永遠是富貴。執斷的知見,以人死一滅永滅,無有生死輪迴升沈之事,則作惡何畏?無善惡因果可論。
(三)、邪見—不正的知見,不信正法,撥無因果,譭謗聖賢,壞諸善事。
(四)、見取見—見即指前說的「我見、邊見、邪見」。取是取著不捨,乃對前說三不正見,執以為實。又這見亦名「非果計果」,即是自己還沒有親證聖果,而妄執已得到聖果的錯覺。
(五)、戒禁取見—戒是戒止殺盜淫妄之類,禁是禁絕飲酒、賭博、吸鴉片煙等嗜好。持戒和守禁,本來是好的,為什麼反說不正見?這因為過患在一個「取」字。取是執著,即妄自執著其所持不正的戒禁為最殊勝。如印度,有一種外道,他們持牛戒,或持狗戒,便食草食糞,或作投岩、投水、赴火、臥荊等種種苦行,本非出世正因,而執著修此類苦行之因,是獲得最上的涅槃妙果,故又名「非因計因」。
轉法輪
佛說法,叫做轉法輪。輪的意義:(1)如碾米之輪,能碾破糠秕,喻佛法能破五住煩惱。(2)如舟車的輪,能通行抵達於目的地,喻佛法能通達四德涅槃(常、樂、我、淨叫做四德涅槃)。轉的意思,謂諸眾生能所改轉,即轉迷為悟,轉染為淨,轉凡成聖。故法輪依第一解,使眾生藉以破五住煩惱(五住煩惱—(1)三界見惑,(2)欲界思惑,(3)色界思惑,(4)無色界思惑,(5)無明惑。),依第二解,使眾生由聞佛法喻如舟車可運載到達四德涅槃之岸。
五陰熾盛苦
身心欲求如火之熾盛,故苦
一、五蘊—即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五個蘊叫做五蘊,「蘊」是「積聚」義。又名「五陰」,「陰」是「障蔽」義,能陰覆真如法性,起諸煩惱。現把五個蘊的意義說明於下:
1、色—即物質,變礙為義,是地、水、火、風四大種所造。
2、受—領納為義,包括苦、樂、捨三受。
3、想—取像構想為義,於善惡憎愛等境界,取種種相,作種種想。
4、行—意念中遷流不息,起諸造作為義。即由行動去造作善惡業。
5、識—了別為義,由心識了別所緣所對的境界。
五蘊中的色蘊是屬於物質的叫做色法。受、想、行、識四蘊是屬於精神的叫做心法。
四無量心
菩薩須內具四無量心:就是慈、悲、喜、捨四種無量心。怎樣叫做無量呢?無量是沒有邊際,也是沒有人我的領域。當修習這慈、悲、喜、捨四無量心的時候,對每一個人,甚至整個國家,整個世界的眾生,不管是人類或其他的有情眾生,都希望他們能夠得到離苦得樂,同時得到無量的福報,所以名為無量。再分釋於下:
一、慈無量心:慈是願人得樂的意思。世人多隻知自求快樂,忘掉別人的痛苦,但修習慈無量心的人就不同,他不但只求自己的親人得到快樂,乃至十方世界一切眾生,都要得到快樂,還要腳踏實地,去幫助他們得到快樂,即是無量的「慈」,能給無量的眾生得樂。
二、悲無量心:悲是一種悲憐他人受苦的同情心,平常人只知自求解除痛苦,不顧別人的痛苦,但這悲無量心則相反,只知救拔別人的痛苦,卻忘記自己的痛苦,所謂「我不入地獄,誰入地獄?」這是悲心似海的宏願,為的是拔人之苦,即是無量的「悲」,能拔無量眾生之苦。
三、喜無量心:喜是歡喜,眼看別人能夠離苦得樂,頓生一種無限喜悅的心情。世人只為自己得到快樂的事情,或其親人得到升官發財,而生歡喜心,很少見別人樂事而生起歡喜心的。且有一部份的人,還存著幸災樂禍的心理,見人快樂,心裏則悶悶不樂,見人受難,心裏則暗暗歡喜。但這種喜無量心則不同,不但見人得樂而生歡喜,就是冤家敵人,能有歡樂的事,也同樣表示無量歡喜。
四、捨無量心:捨是捨掉一種分別執著的觀念。為善雖可樂,但恐有人我冤親的計別,故應捨棄。又無論做任何善事,也要把為善的怡然自得之心理捨掉。則心量廣闊,慈悲濟度無量眾生,心不存著,正似一澤秋水如鏡,月穿無痕,故稱捨無量心。
序
一切眾生皆有佛性,皆可成佛,而不能成佛的原因,是無明煩惱障蔽了佛性。故佛陀的成道,是了悟緣起,斷除無明,慧光煥發,佛性顯現,內心清淨,燃起了真理光芒,照耀人間。